巴菲特在1972年投資喜詩糖果(See’s Candies),已經(jīng)與這份甜蜜相伴近50年,而喜詩糖果也為伯克希爾貢獻了上百倍的收益。如果簡單回顧喜詩糖果的歷史,在巴菲特決定收購的時候,其主要是一個在加州生產(chǎn)和銷售的地方品牌,在東海岸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過這個糖果品牌。
那么,巴菲特和芒格為什么會這么偏愛喜詩,并且持有至今,還在各個場合堅持認為這是他和芒格做過的最聰明的一次收購呢?
從未涉足食品行業(yè),巴菲特為何選擇喜詩?
喜詩糖果公司成立于1921年,由一位加拿大糖果商創(chuàng)建,其產(chǎn)品采用上等黃油、奶酪、巧克力、堅果等原料,經(jīng)過精工細作而成,始終保持其最高品質。二戰(zhàn)期間,喜詩糖果也沒有采用偷工減料的方式應對原料不足的問題,而是在保持品質的情況下,生產(chǎn)多少就賣多少。憑借對品質的嚴格要求,喜詩糖果逐漸在加州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時間回到巴菲特與喜詩糖果結緣的那段時間。
1971年底,尼克松廢除了金本位制,導致油價暴漲,通貨膨脹,日用品物價飛漲。人們都想買最便宜的東西,零售商們扎堆打折促銷,家庭主婦們則精打細算過日子。
此時,喜詩糖果則由查爾斯?西伊和拉里?西伊弟兄兩人共同擁有,不過一直由拉里經(jīng)營。1972年,拉里去世,而查爾斯并不想接手經(jīng)營喜詩糖果。而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對于生產(chǎn)高檔糖果的喜詩糖果公司也不是一個好年景。喜詩糖果公司便在當時尋找買主。
芒格向巴菲特推薦了這家公司,當巴菲特品嘗過喜詩糖果之后,再結合對其商業(yè)模式以及實際管理人的認可,巴菲特決定買入,但給出的購買價格上限為2500萬美元,這比查爾斯給出的3000萬元的賣家要低了不少,慶幸的是查爾斯最終接受了這個價格。
獲得巴菲特青睞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較低的資本投入模式。喜詩不需要每年維持和添置制造設備,或者為推陳出新過分焦慮,而他們堅持在做一件簡單的事:那就是持續(xù)增長,緩慢而平穩(wěn),慢慢賺錢。
為什么能夠堅持陪伴成長近50年?
巴菲特曾說過最理想的生意就是那些沒有大量資金需求的情況下,能夠產(chǎn)生不斷增加的現(xiàn)金流。他也坦誠這樣的生意幾乎非常少,而幸運的是,伯克希爾擁有一些,這就包括喜詩糖果。
有媒體統(tǒng)計,從1972年至2007年,喜詩糖果共為伯克希爾貢獻了13.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只消耗了其中3200萬元用于補充公司的營運資金,其它資金被全部用來購買其它利潤豐厚的企業(yè),就像亞當和夏娃一樣生養(yǎng)眾多。
喜詩糖果的CEO,布萊德?肯斯特勒(Brad Kinstler)在2012年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談到喜詩的投資所占比重在伯克希爾當中幾乎微乎其微。但這并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喜詩糖果所代表的一種模式,并且也是伯克希爾所不斷重復的一種經(jīng)營和投資收購模式。巴菲特靠著在喜詩身上所學的東西,在別的股票投資上,又賺了更多的錢,這其中就包括可口可樂。
回顧剛剛投資喜詩糖果的那段時間,巴菲特清楚喜詩是很難在短時間內給自己帶來豐厚利潤的,需要依賴其最重要的競爭優(yōu)勢——高品質,以及其所積淀的品牌護城河,然后交給時間去展示他的魔力。
好的投資,慢即是快。巴菲特始終相信生活會回到原來的軌道上,相信人們追求和平安康的生活,相信經(jīng)濟不會永遠頹廢停滯不前,相信快樂生活離不開糖果,相信好的事物值得用時間去陪伴,相信美好的事情仍會發(fā)生。
<完>
本公司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chǎn),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投資于本公司基金時應認真閱讀相關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文件并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疬^往業(yè)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xiàn),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yè)績也不構成基金業(yè)績表現(xiàn)的保證。本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基金投資有風險,請審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