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明白為什么出發(fā),走著走著必然迷路,內心不堅定,也自然容易會被外界干擾。 想投資的人是越來越多,如何去投資,去投資什么自然也是最焦慮的。
其實,在這些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想明白投資賺的是什么錢?
從資金來源看,投資無外乎賺三種錢:央行的錢、別人的錢和企業(yè)盈利增長的錢。

如何賺央行的錢
隨著經濟發(fā)展,GDP增長、央行發(fā)行貨幣的總量在增加。所有個體參與的社會經濟、生產活動都是參與新增貨幣和存量貨幣重新分配的過程,參與的形式有差別,獲得的效果也自然不一樣。
一種是勞動收入,一種是資本收入。水漲船都高,但各自增幅肯定是不一樣的。勞動收入的增幅肯定不會有企業(yè)盈利的增幅高,因為最簡單的道理是,老板賺的永遠會比員工賺的要多。資本收入的增長率也自然會大過勞動收入的增長。

如何賺別人的錢
商業(yè)的邏輯是以一種模式提供商品或服務,客戶支付貨幣,扣除經營等成本,就是經營者的利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生意。但能自己做生意的畢竟是少數,所以很多了人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去賺別人的錢,如炒股。
那在股市里如何去賺別人的錢呢,就是在低的價格買進,在高的價格賣給別人,即:
股票投資回報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勝率
大家都這么想,那誰會在高位接盤呢?
就像打麻將一樣,麻將桌上就是零和的概念。比如四個人在茶館打麻將,不可能所有人都贏錢,最多也就是一輸三贏。因為參與者多少都要向茶館老板交一點棋牌費的,唯一確定的就是茶館老板在棋牌經營上有錢賺。
反觀股市,同樣也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因為每一筆的交易無論盈虧,都是要先交各種稅負和傭金。以上交所2018年的交易數據為例,個人投資者占比25.7%,交易量占82%,差不多5倍于機構的交易量,而盈利只有機構盈利的30%(數據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上交易所統(tǒng)計年鑒(2018卷))。
而渴望暴富,克服不了人性的弱點又是個人投資者虧損的根源。暴富的心態(tài)促使我們在交易中希望每一點都是盈利的,甚至是幾倍的獲利預期。這也導致在股價波動的時候,會恐慌、會焦慮,然后頻繁的交易、重倉交易,追漲殺跌。如果我們要買一套稱心的房子,會不辭辛苦的跑遍所有的樓盤。而相同的金額的股票投資,聽幾個消息就有可能全倉買入。
所以在這個公式里面:股票投資回報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勝率,個人投資者的勝率與總的回報率很有可能會比較低。
如何賺企業(yè)盈利的錢
買入優(yōu)質的上市公司長期持有。如果我們以賺企業(yè)盈利的思維去投資股市,那盈利來源的路徑和概率將大不一樣:
股票投資回報率=(上市公司分紅率+增長率+市盈率變化-購買成本)*勝率
開篇提到,企業(yè)和個人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增量和存量貨幣的分配。而所謂好的企業(yè),會持續(xù)帶來穩(wěn)定的股東回報甚至更高的利潤增長。持有股票回報的路徑也比高價變現多了很多,比如上市公司分紅率、增長率、市盈率變化,這些也終將體現在股票價格上。相比之下,投資的勝率自然就高了很多。
我們以2007年之前上市的1363家公司為樣本,通過ROE和凈利增速指標篩選出31家上市公司作為優(yōu)質核心股票資產組合。按初始時等權重持倉并長期持有,則2007-2017年期間收益率高達1164%,年化達25.94%,遠高于上證綜指。而在這十年中,無論境內外市場的消息及政策,利空遠遠多于利多。如果你的投資是以交易博弈為出發(fā)點的,這些事件一定會干擾你的情緒而頻繁的交易。

優(yōu)質公司有持續(xù)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也能夠讓投資者能夠不斷賺到企業(yè)盈利的錢。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股價的上漲并不是唯一能夠實現收益的方式,包括企業(yè)分紅與回購、更多的被并購機會、大股東和管理層的增持等等。
如果我們更多聚焦于用價值投資的方式賺企業(yè)增長的長錢,市場的超額收益會相應減少,但卻可以提升整體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好的公司不要太低估,也不要太高估。資產配置的效率提升后,市場的波動也會相應減少,實體經濟相對來說也會更有效率,這樣的良性發(fā)展是長期可持續(xù)的。
那如何能找到優(yōu)質的權益資產,優(yōu)質的權益資產有哪些特征,可能就是個人投資者所面臨的最大難題,而這,則正是機構投資者的優(yōu)勢所在。

股市的風險可以概括為三點,系統(tǒng)風險(市場)、非系統(tǒng)風險(公司)、非理性操作風險(個人)。系統(tǒng)風險會隨著時間的延續(xù)而逐步減少,10年以上帶來的傷害幾乎為零。買入股票長期持有,也會減少操作失誤,因為多數操作是情緒波動的非理性行為。如果買入長期持有,那你和別人比就只剩下一個風險,即有沒有選對標的的風險。
優(yōu)質企業(yè)盈利能力>全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全部公司盈利能力>GDP增長
所以對個人投資者的建議就是把最后一個難題交給專業(yè)的機構,選對專業(yè)的財富管理機構、專業(yè)的財富顧問。讓專業(yè)的人幫助你做好資產配置,規(guī)劃出長期的錢,然后選對管理人,選對產品,剩下的交給時間就好。個人投資者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時間,我們要把時間發(fā)揮到極致,允許自己慢慢變富。
<完>
本公司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投資于本公司基金時應認真閱讀相關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文件并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疬^往業(yè)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yè)績也不構成基金業(yè)績表現的保證。本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基金投資有風險,請審慎選擇。